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头条  >> 查看详情

祛除沉疴,严防工程建起来干部倒下去

来源: 《中国纪检监察》杂志  日期:2023-06-06 10:59:53  点击:3444  属于:头条

祛除沉疴,严防工程建起来干部倒下去

  塔吊高耸,机器轰鸣,工程车来回穿梭……虽是“五一”小长假,但江西省南昌市义坊(二期)安置小区建设项目仍是一片忙碌场景。该项目是南昌市重点民生建设工程,涉及1700余户家庭,总投资约9.6亿元,从招标公告发布到合同签订再到现场施工,备受市民关注。 

  “招投标过程公开透明,审批流程规范快捷,我们投资放心、施工安心……”小区建设负责人聂松表示,预计今年7月可完成主体工程建设。项目高效有序推进背后,是江西省推进工程建设领域环境持续向好向优发展的不懈努力。 

  工程项目建设得好不好,关乎国之命脉、民生福祉,关乎高质量发展战略部署的落实落地。坚持从政治上看、从政治上抓,江西省委把优化工程建设领域环境作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行动。省纪委监委积极运用一体推进“三不腐”的理念、思路和方法,把查办违纪违法案件、整治作风突出问题与推动深化改革、堵塞制度漏洞、完善体制机制结合起来,持续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领域问题专项治理。 

  江西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盯项目审批、招标投标、审核验收等环节开展全过程监督,护航项目工程建设廉洁高效推进。图为萍乡市安源区纪检监察干部在区工业园某企业建设工地了解有关情况。邓建萍/摄

  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省纪委监委围绕工程建设关键环节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重拳出击、深挖彻查,严肃查处一批工程建设领域违纪违法案件,既形成有力震慑,也从中梳理问题,为专项治理打开切口、提供靶向。 

  “工程项目容易滋生权力寻租现象,是腐败的重灾区之一。”省纪委监委第一监督检查室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以来,江西查处的职务犯罪案件涉及工程建设领域多、“一把手”占比高,严重影响和污染一个地区的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在这方面,省纪委监委查处的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原书记赵海东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就很典型。据办案人员介绍,赵海东把权力当作资本,利用工程项目等资源大搞利益输送,在招标环节设置排他性条款,巧妙设定门槛为投标企业“量身定做”,帮助特定关系人获取工程项目,自己从中大肆收受贿赂,造成恶劣影响。 

  问题不止于“工程建起来、干部倒下去”,工程质量也难以保证。在工程建设中,项目施工环节腐败不容忽视。“为保证工程质量,法律法规明文禁止转包和主体工程分包,但因为种种原因,‘一级企业中标,二级企业进场,三级企业管理,包工头带人干活’的问题和现象屡见不鲜。”办案人员介绍,商人池某通过赵海东“运作”中标某项目后,安排其他公司从中分包50%工程量,这种转包分包、抽成分利的方式,导致施工单位千方百计偷工减料、以次充好。 

  “这些出问题的领导干部,在推动项目建设时不是把经济发展放在首位,而是看谁利益输送得更多。”省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以权钱交易方式获取工程项目,不法商人贿赂出去的钱最后都会想方设法弥补回来,不仅项目建设质量大打折扣,还严重扰乱正常市场秩序,更贻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工程建设领域暴露出的问题,凸显专项整治的重要和必要,既要把“蛀虫”揪出来,也要坚持标本兼治,从根本上祛除沉疴积弊。在严肃查处从立项招标到验收结算等各个环节腐败问题的同时,省纪委监委一体谋划和推动以案促改、以案促治,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强化全方位监管、开展全链条立规,从源头上解决工程建设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 

  推进专项治理,职能部门的责任要压实。“聚焦招标人、投标人、评标人、监管人等人员,以及标前标后监管全部环节开展整治。”江西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围绕招投标领域转包挂靠、出借资质突出问题,评标专家、代理机构、黄牛掮客等的违法违规行为,该厅连续三年,一年确定一个重点问题,压茬推进整治。如,针对出借挂靠资质问题,在出台建筑企业信用评价办法、推进信用评分制度化常态化的基础上,将信用分数与企业投标挂钩,加大对违规违法等失信行为的惩戒,通过强化信用监管,让失信市场主体“一处失信、处处受限、寸步难行”。 

  依靠机制创新破解旧有难题。前不久,江西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了一场线上异地评标:南昌与宜丰两地的数名评标专家通过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在线评分,监管人员同步观看实时监督,完成了南昌某学校教学楼加固改造工程项目评标。“我们推动建立‘互联网+监管’模式,实行不见面开标、异地远程评标。”省纪委监委驻省发改委纪检监察组相关负责人说,“通过这种机制,将招标人、投标人与评标专家隔绝,防止被‘围猎’,避免‘熟面孔’‘老关系’等人情干扰,有效防治围标串标问题。” 

  在规范评标专家问题上,江西也进行了实践探索,推行专家评标信息公开制度,对聘期满3年的评标专家进行考核,共清理不合格专家850名,着力解决评标专家素质不高、心术不正、专而不“端”、评标不公等问题。 

  运用信息化手段赋能行业监管,准确掌握动态情况,形成闭环管理。江西省纪委监委督促相关职能部门探索建立工程风险线索预警管理系统,采取对比现场项目负责人“身份”、分析到岗履职情况,研判是否存在转包分包、“挂证”等问题。系统采取红灯、黄灯预警提示,综合利用信用分、限制投标等手段,督促施工企业落实建设责任,有效堵塞工程项目层层转包、违法分包等漏洞。今年以来,通过系统分析预警,推动工程项目风险防范“关口前移”,累计限制施工企业招标2500余家(次);通过“线上+线下”全覆盖,狠抓问题线索查处,16个项目因违法转包分包等问题受到处罚,确保每一分资金都用到该用的地方,严防豆腐渣工程、烂尾工程。 

  工程建设审批环节多、权力集中,极易滋生腐败。针对“吃拿卡要”等项目建设审批服务和政策落实“中梗阻”问题,江西省纪委监委督促推动开展工程建设领域行政审批专项整治工作,严肃处理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行为,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容缺审批”制度,督促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事项清单由79项精简为44项,进一步压减权力寻租空间,构建阳光用权、规范用权、廉洁用权的长效机制。 

  持续深入的整治,推动工程建设领域环境得到有效改善,而良好的工程建设市场秩序也成为吸引投资的助推器。2021年以来,吸引10家央企在江西设立分支机构,新增外省进赣登记的建筑业企业6000多家。“以前来投标或投资担心较多,怕存在各种‘猫腻’,现在秩序好、风气正,大家公平竞争。”江西中煤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中存表示,近两年来在江西参与了不少项目招投标,切身感受到建筑行业净化效果明显,营商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分享到: